Skip to main content

特朗普拿《清洁电力计划》开刀恐适得其反

当地时间周二(3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的环境保护署(EPA)总部签署了行政令,并声称要“终结针对煤炭的战争”。此举显示,奥巴马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政治遗产岌岌可危。

在现场一众煤矿工人的见证下,特朗普发表讲话,承诺让矿工们重返工作岗位,而奥巴马治下的《清洁电力计划》(CPP)则将被重新审核。《清洁电力计划》要求各州减少现有燃煤及燃气发电厂的碳排放量,该计划正是美国履行《巴黎协定》气候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这份政令并不能一锤定音,想要完全“逆转”《清洁电力计划》,并非一件易事,需要经过漫长的行政审批流程,在司法程序上也会遇到重重阻挠。

特朗普的这纸政令将使其成为众矢之的。一项公投结果
显示,大部分民众仍选择支持《清洁电力计划》,赞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连在大选中支持特朗普的“红州”和在曾经反对通过CPP的州民意也是如此。

美国国内很多的州市政府及公共电力公司都明确表示支持《清洁电力计划》。可再生能源行业创造就业的速度是美国其他行业的12倍。其中,风电工程师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岗位,并且绝大多数此类就业是在共和党选区。如此可见,清洁能源投资能够为美国带来巨大经济的效益,民众也不愿看到美国将这样炙手可热的领域拱手让人,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后者正积极制定政策框架,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即便特朗普的这纸政令成功地废除了《清洁电力计划》,也不太可能扭转美国煤炭行业的颓势。真正使其走下坡路的,并非是政府的监管,而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以其低廉的价格,逐渐替代传统的煤炭行业。无论有没有环保署的监管,煤炭行业的颓势都无法逆转。区别就在于《清洁电力计划》可以加快能源结构的转型,尽可能降低煤炭行业走衰带来的冲击。

另一方面,《清洁电力计划》也能帮助美国履行其在《巴黎协定》中的重要承诺:以2005年的排放量为基准,在2025年和2030年之前分别减排26-28%和32%
。而《清洁电力计划》贡献了2025年减排任务的15%。尽管特朗普在竞选时声称要退出《巴黎协定》,但到目前为止,美国依然是该协定的缔约国。

而对于那些正在着手履行减排承诺、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控制煤炭生产和燃烧的国家而言,促使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并不全是因为气候变化,还有对空气污染、水污染所引发的经济及公共卫生问题的担忧。

特朗普在环保局演说中声称,“能源独立会使我们更加安全,能喝到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洁的空气”, 对此很多人并不认同。美国前任环保署署长吉娜·麦卡锡认为该政令会加剧空气污染及水污染。

《清洁电力计划》旨在降低25%的污染物排放,
这意味着每年避免2700-6600例过早死亡,使14—15万个孩子免受哮喘的困扰。如此可见,最终为该政令买单的将是普通美国民众。
当地时间周二(3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的环境保护署(EPA)总部签署了行政令,并声称要“终结针对煤炭的战争”。此举显示,奥巴马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政治遗产岌岌可危。

在现场一众煤矿工人的见证下,特朗普发表讲话,承诺让矿工们重返工作岗位,而奥巴马治下的《清洁电力计划》(CPP)则将被重新审核。《清洁电力计划》要求各州减少现有燃煤及燃气发电厂的碳排放量,该计划正是美国履行《巴黎协定》气候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这份政令并不能一锤定音,想要完全“逆转”《清洁电力计划》,并非一件易事,需要经过漫长的行政审批流程,在司法程序上也会遇到重重阻挠。

特朗普的这纸政令将使其成为众矢之的。一项公投结果
显示,大部分民众仍选择支持《清洁电力计划》,赞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连在大选中支持特朗普的“红州”和在曾经反对通过CPP的州民意也是如此。

美国国内很多的州市政府及公共电力公司都明确表示支持《清洁电力计划》。可再生能源行业创造就业的速度是美国其他行业的12倍。其中,风电工程师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岗位,并且绝大多数此类就业是在共和党选区。如此可见,清洁能源投资能够为美国带来巨大经济的效益,民众也不愿看到美国将这样炙手可热的领域拱手让人,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后者正积极制定政策框架,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即便特朗普的这纸政令成功地废除了《清洁电力计划》,也不太可能扭转美国煤炭行业的颓势。真正使其走下坡路的,并非是政府的监管,而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以其低廉的价格,逐渐替代传统的煤炭行业。无论有没有环保署的监管,煤炭行业的颓势都无法逆转。区别就在于《清洁电力计划》可以加快能源结构的转型,尽可能降低煤炭行业走衰带来的冲击。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G20对化石燃料的补贴仍在继续

在距离尼泊尔首都170公里外的热索瓦根底 ,扎西·夏尔巴经营着这个中尼边境地区唯一的一家茶馆。大约50米开外,一群中国工人正在忙着修建一座连接两国的桥梁,但是他们却都没来过她的茶馆。 夏尔巴大笑着说:“每隔几个小时, 一辆卡车就会从边境那边的那栋大楼里运来食物 。这些中国人只做两件事情:吃饭和工作。而且他们还挺能吃肉的。” 每天,数百辆卡车和吉普车都 会艰难行驶过这条颠簸的公路,然后跨越这座临时桥梁,将游客和物资从中国运往尼泊尔。在等待进入西藏或将游客送至加德满都前,司机们经常会在扎西的茶馆里歇歇脚。 2015年, 阿尼哥公路附近的科达里小镇受地震影响损毁严重 ,中国在关闭了这条公路线的同时,开放了热索瓦根底的边境口岸。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拟建的这座“一带一路”铁路将连接西藏自治区南部的吉隆县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进而穿越尼泊尔拉苏瓦区, 最终与印度铁路相连接 。但是当地人却将这个项目称为“ kagat ko rail ”和“ sapana ko rail ”,意思是“纸上铁路”和“梦中铁路”。 一些常年奔波往返于尼泊尔北部崎岖山路的人们对这个修建铁路的想法嗤之以鼻。卡车司机巴拉拉姆·利摩尔就表示:“我对你说的这个铁路项目并没什么兴趣,我感到很失望。 每天我们都不得不开车往返于这条可怕的山路上 ,修铁路的消息我们听到好多次了,我实在是不明白。” 2018年底,中国对修建尼泊尔铁路开展了一次可 行性研究,揭示了该工程的潜在难度。 尼泊 尔铁路部门铁路工程师帕里贝斯 ·帕拉尤利表示:“从技术层面来看,这可能是全球施工难度最大的铁路工程。” 中方的研究还没有公开。 但是帕拉尤利说其中提到了包括地形 、天气、水文和地质构造在内的“六大极端难题”,工程建设挑战非常大。 根据该研究报告,这条铁路尼泊尔境内路段大约98%都位于隧道和桥梁上,其中还包括5个中途停留点。由于铁路要从海拔1400 米的加德满都爬升至海拔 4000米的西藏地区,所以轨道都铺设在陡峭的地形上。 此外,拟建的线路还要穿过 一个大断裂带(也就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产生喜马拉雅山脉的区域)附近的山脉, 所以沿线地区地震风险也很高 。 帕拉尤利解释称,为了降低这些风险, 项目的整体成本会远高于普通铁路 。 尼泊尔几乎还没有开展关于这条铁路的规划。目前,顾问们正在研究的是尼泊尔南部...

走进智利“龙虾岛”的生态文明

利安·查莫罗居住在一个他认为近似于天堂的地方。也许每个人的品味不同: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是一组火山群岛,距智利海岸600英里,仅 有1000个居民。 三个岛屿中,有两个分别叫作鲁滨逊·克鲁索岛和亚历山大·塞尔柯克岛。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正是基于塞尔柯克被流落孤岛的经历。但是对朱利安·查莫罗来说,祖先们世代生活的岛屿的真正特殊之处在于,这里展现了一个环境管理的经典成功案例。 岛上居民靠捕捞一种学名为 Jasus frontalis的岩龙虾为生。与分 布在岛屿周围海域90%的生物一样,这种岩龙虾是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和以北不远处的圣费利克斯岛和圣安布罗西奥岛所特有的。随着秘鲁寒流从南极而来的冰冷海水赋予了这种龙虾独特的味道。它的数量之所以丰富还要得益于一百年前老一辈岛民的远见和审慎。 朱利安·查莫罗解释说,1914年,很多工业渔船来到岛上,新建的罐 头企业看中了这 里丰富的龙虾资源,打算靠生产龙虾罐头大赚一笔。200多年来一直在这里进行可持续捕鱼作业的岛民们却发现,龙虾的储量和他们的维生之本在快速消亡。 “他们带走了所有的东西,”他说。“大批量地捕捞龙虾,无论大小。岛上的居民很快就意识到,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先从自己 人开始执行:禁止捕 捞带卵母龙虾;禁止捕捞尺寸不达标的龙虾;在为期四个月的繁殖期内禁止捕捞,并且只允许使用他们传统的木制捕捞工具。 21年后,智利政府于1935年颁布了一项法令,岛民自己制定的这些规则正式具有了法律效力。去年10月,智利政府宣布将扩大两个海洋保护区,一个在好望角附近,另一个在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周边。今年2月,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在其任期结束前的12天还颁布法令,宣布建立更多的海洋保护区。这样一来,海洋保护区的总面积超过了140万平方公里,占智利领海面积的42%。而四年前她上任时,这个数字仅为4%。 本月初在墨西哥举行的“全球海 洋峰会”上,智利与加 拿大、厄瓜多尔和墨西哥等国共同宣布将进一步沿着美洲大陆的海岸线,建立一个由北极延伸到南极的海洋保护区。 里卡多·拉戈斯·韦伯是瓦尔帕莱索选区的参议员。胡安·费尔南德斯岛和拉帕努伊岛(复活节岛)就位于这个选区。他在峰会中表示,要说服智利人将资源投入小岛的海洋环境保护中,并非一件易事。 “将精力、时间和政治资本投入海洋事业有时候...

«Главная военная угроза для Запада»: в США сообщили о возможном отв

Россия противодействует расширению НАТО «с помощью подрывных операций». Такие действия могут вынудить Североатлантический альянс применить Пятую статью Устава НАТО, предполагающую общий ответ всех ег о членов на агрессию в отношении одного из них. Об этом говорится в докладе Института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и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армии США, с текстом которого ознакомился RT. Согласно документу, «набирающая силы Россия» в последние годы стала самой серьёзной военной угрозой в Европе. При этом упоминается позиция Москвы, считающей расширение блока необоснованным и опасным процессом, однако такое мнение не находит поддержки у авторов доклада. Набирающая силы Россия пытается ответить на угрозу, которую видит в расширении НАТО, с помощью подрывных операций преимущественно с малой степенью риска, проводящихся в «серой зоне» на самой грани порога, выход за который может спровоцировать применение Пятой статьи Устава НАТО»,  — говорится в документе. По мнению экспертов института армии США, Россия...